永远的大师,永恒的经典LOGO合集

作者:147小编 更新时间:2024-09-04 点击数:

这位大师设计的LOGO,一般30年都不用换!

索尔·巴斯SaulBass在1920年5月8日生于纽约市,

长达40年的职业设计生涯里,为多家世界著名品牌企业设计LOGO,并且为60部影片的美术设计和40部影片的片头进行了创意设计

他的LOGO平均使用寿命长达34年

他的设计似乎总是围绕着人们并触及每个人的生活,甚至当美国人拿起电话时就会发现他所设计的贝尔电话系统符号

Lawry(1959)

Alcoa (设计于1963, 1999进行调整)

Celanese 1965

桂格(1971年,2010年进行更改)

Minolta (设计于1978, 2003进行更改)

▲索尔·巴斯设计的第六代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电话系统的标志。当该公司的电话系统倒闭以后,他同样设计了AT&T沿用至今的地球形状的标志。

舒洁(1980年后设计,2008年更改)

这位大师设计的LOGO为纽约每年带来7位数收益!

一个LOGO可以深深地影响一个企业,一代人,甚至还能拯救一座城市,而这个神奇的设计师就是梅顿戈拉瑟(Milton Glaser)

"I Love NY(我爱纽约)"。它可能是全世界被复制最多的设计LOGO之一,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

纽约,纽约,我爱你

这是梅顿•戈拉瑟在出租车后座上写下的草稿。虽然画得很粗糙,但被坚定的贯彻到往后的设计里,最具代表性的爱心字符在这个时候已经定型。

"I Love NY"主题商店

“I Love NY”被应用为纽约的城标,无数纪念品商店纷纷购买它的使用权,并每年为纽约州带来高达七位数的财富收益。

2001年,9•11事件后。在事发后的某个清晨,梅顿•戈拉瑟为"I Love NY"重新赋予更深层的含义。重新设计成“I Love NY More Than Ever(我从未如此深爱纽约)”的第二代LOGO。醒目的红心左侧出现了一小块黑色,象征着坍塌的世贸大厦。

I Love NY More Than Ever

这句朴实直白的话语一夜之间布满了纽约的街头,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这个小而暖的LOGO再次激发了广大纽约市民的爱国情怀,鼓舞着全体美国人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做设计,这位LOGO大师你必须认识!

被誉为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图形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之一。

保罗`兰德(1914-1996)

"设计的定义是什么?"

"设计是一种关系,一种比例。"

IBM公司

美国广播公司

西屋电器产品公司

美国Cummins(康明斯)公司

Enron Logo安然公司

UPS快递公司

“这一代设计人最应该研究什么?”

“了解情况。”

1986年72岁的兰德,乔布斯花费重金邀请他为NeXT设计Logo。保罗兰德对乔布斯表示只会提供一种他认为最好的方案,而且不管乔布斯是否采用,都得付钱。

保罗`兰德为NeXT设计时的珍贵记录视频

餐巾纸上的花旗银行LOGO

1998年知名设计师Paula Scher接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银行的LOGO委托,仅仅是LOGO设计的费用该银行为此支付了150万美元。

这样高额的邀请费,Scher第一次提案居然是餐巾纸背面的一个草图,提案会议也只有短短的10分钟,但最后她却凭借这个LOGO说服了银行,餐巾纸上的图案也变成了花旗银行的LOGO基础样式。

Scher说我这个LOGO不是在餐巾纸的背面随便画一下,而是凭借我30多年的设计经验而创造出来的。

上海撼世文化2008年马龙海先生

创立于上海,

不同于管理咨询公司和单纯的设计公司。

提供从品牌调研、分析、规划及执行的CIS全案设计,

以探求精品塑造与理念升华。

撼世运用设计的智慧为您提升品牌价值 ,

撼世专注于为客户品牌创造价值和品牌管理。

成功来自预见未来

上海撼世17年专注品牌策划和设计,更懂品牌与价值。我们为品牌建立清晰的定位,运用创新和设计,将品牌策划通过对用户自身发展优劣的分析及行业对比,给予品牌形象最有效的发展助力。从而持续为企业和品牌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最大化提升客户品牌资产

原研哉操刀的明治神宫博物馆VI设计

此次明治神宫博物馆VI设计中,原研哉以「明」字为主轴,将其拆解为「日」和「月」,日月符号灵感源自中国古代文字风格。

中国古代文字风格:

原研哉还为国内外旅客设计了说明指示海报,其上贴心的步骤教学,让想要体验日本参拜文化的旅客,都能轻松理解当地习俗。

他是横跨平面、室内、工业的大师,也是美国航空logo设计者

他被视为“将欧洲现代主义带入美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设计应该减少世界上丑陋事物的数量,是为了把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Massimo Vignelli 是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鼎盛时期的又一位巨匠,致力于贯彻现代主义,反对潮流和装饰,并成功地将欧洲大陆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和美国的商业社会结合。

美国航空经典“AA”logo

现代设计主义巨匠

坚持实用与美学结合,被视为“将欧洲现代主义带入美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香港设计大师陈幼坚logo设计

最近陈幼坚大师

陈幼坚以“东情西韵”的设计哲学著称,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品牌logo和包装设计。这些作品不仅充满了东方的韵味,更展现了对当代设计语境的独特解读。

不仅如此,陈幼坚还创作了一款让人耳目一新的可口可乐汉字版标志logo。这一设计巧妙地将品牌特色与中国文化元素相结合,呈现出全新的视觉审美。

这些标志性的设计作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设计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融合。陈幼坚以他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打造出独具魅力的设计作品,为设计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设计的力量愈发凸显。它不仅是产品和品牌的外在表现,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表达。陈幼坚的作品,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的全新世界。

设计不仅存在于画布和纸张上,更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设计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时代和文化的脉络。陈幼坚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东方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生命力和魅力。他的作品如一幅幅画卷,述说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故事。

细细品味这些设计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东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和美好。陈幼坚的设计不仅仅是标志和符号,更是一种对文化传统和当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生机和魅力。

苹果顶级设计师,为重庆第一高楼 A-ONE,打造全新LOGO形象

重庆未来地标——第一高楼 A-ONE 项目团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设计师匠造项目精神图腾。作为全球罕见的超高层建筑集群之一,A-ONE 被赋予为「大都会文明灯塔」。

Rob Janoff 和他设计的苹果LOGO

1977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提出重新设计Logo,重塑品牌形象,年轻的Rob一战封神。

Rob Janoff 最近的部分作品

真正的精神图腾,从来无关国界或者文化。

设计团队尝试了多个设计方案,分别对每个图形的排列进行了分析和完善。

Rob Janoff 团队最初的多个设计方案

Rob Janoff 团队最初的多个设计方案

定稿后的 A-ONE Logo与项目气质完美契合:两江奔流于此交汇,Logo整体由两条灵动的弧线变换交合,勾勒出A字形。

Logo中部形似A-ONE主塔,如屹立于城市地标闪耀文明之光的灯塔。

Rob Janoff 以最简洁的方式,赋予A-ONE更全球化的视角,让这一地标成为历史性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 END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朝夕友人官网小编编辑,仅限于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上一篇:书单推荐|第20期 品牌设计法则    下一篇:吐血准备!史上最强logo设计Midjourney提示词合集


返回上一层 


相关设计作品案例

浏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