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采购战略决策?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8-22 点击数:
采购战略决策关系到采购工作的质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通常,基本程序分5步。
1.确定采购目标
嘉华的采购培训讲师建议,应该根据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确定企业的采购目标。记住,企业采购的总目标是实现及时、准确的采购,满足经营的需要,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根据采购总体目标,企业可制定采购的具体目标,如订购批量目标、订购时间目标、供应商目标、价格目标、交货期目标等。

2.收集有关的信息
信息是采购决策的依据,信息的可靠性决定采购决策的正确性。在嘉华的采购培训课上,老师提到了,信息按来源不同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1)企业外部信息。
企业外部信息包括以下内容:①宏观经济、法律政策。它具体是指了解《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掌握国家的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②货源的信息。它是指物品的市场供求情况,有哪些采购渠道,供应商的价格、服务、质量、规格品种等资料。③科技信息。它是指企业应了解与本企业所采购物品密切相关的科技水平发展情况,如是否有新材料,用新材料替代老材料的经济性分析等。④运输方面的信息。比如有关运输的新规定、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费用等。⑤有相同需求的同行情况。同行从哪里购买,价格多少;是否有更经济的采购;能否联合采购以降低进价。

(2)企业内部信息。
在嘉华采购培训看来,企业内部信息至少包括以下方面:①物资需求情况。采购人员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制订需求计划,再结合库存情况,制订采购计划。②库存情况。如企业库存情况如何、库存费用多少、现有商品库存情况。③财务情况。如是否有充足的采购资金、采购资金的周转速度和筹集状况。④本企业采购队伍情况。它包括采购人员的敬业精神、综合素质、合作精神等。
3.拟订实现目标的多个可行性方案
在收集、分析企业内外部各种信息的基础上,采购人员应组织有关人员集思广益,提出各种可行性采购方案。每个采购方案应包括采购预算、货源渠道、供应商、产品质量、价格、服务、运费、交货期、结算条件等,为采购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在具体拟订方案中应把握两点:一是尽可能地将所有可行性方案都找出来,以避免漏掉满意方案;二是各方案之间应是互斥的,相同或相似的可归为一类。
4.选择满意的方案
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具体评价标准根据企业以及企业外部环境而定。采购培训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满意的方案不一定是盈利最大的方案,而是对企业最有利、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5.实施与反馈
有了采购目标和满意的采购方案,嘉华的采购培训讲师特别提醒,企业还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使采购方案得以实施。同时,企业还应注意收集、整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采购目标的实现。最后,企业应对采购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和分析,在实施和反馈过程中,应将实际执行情况与原定决策目标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决策误差,应该确定改进的措施,为下一步的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朝夕友人官网小编编辑,仅限于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上一篇:营销布局路线图: 客户是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 下一篇:市场营销操作之消费者决策
返回上一层
